(1)完善工作机制。建立“干部包村”工作机制,“一地一策”制定撂荒耕地治理方案,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、土地托管等模式,已复耕复种4万余亩。严格落实良田粮用,结合乡村国土空间规划,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在高标准农田区域开展粮油生产。
(2)加大惠农补贴。落实农业基建、生产扶持资金22.2亿元,加大对30亩以上种粮大户、种粮新型经营主体等的政策扶持,培养相对稳定适度规模经营种粮主体。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稻谷补贴、种粮大户补贴等强农惠粮补贴5.4亿元,指导开展大豆玉米(高粱)带状复合种植等,提高粮食收成。
(3)强化宣传监督。利用党员大会、“村村通”广播、微信群等载体,广泛推送保护耕地、根治撂荒地相关政策。成立调研指导组,采取“四不两直”、实地查看、不定期巡查等方式核查撂荒地根治情况,以“发点球”方式通报问题,督促整改。目前,发现的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。